耀眼非凡的鉑金

by Sharmila Bertin

無懼時間挑戰的明亮金屬

鉑金被譽為「金屬之王」,這源於其光亮的灰白色澤與出色的耐用性,使它歷久彌新,始終散發耀眼光芒,因而從較脆弱的鐵合金中脫穎而出。1780年,阿伯拉罕-路易.寶璣(Abraham-Louis Breguet)先生首次將鉑金引入製錶領域。自此,這種珍貴材質便成為寶璣眾多傑出時計的重要元素,包括2024年最新推出的非凡之作。

鉑金在製錶業的歷史可追溯至近兩個半世紀以前,這段時間看似漫長,但與人類的歷史長河比較,卻顯得格外短暫。事實上,鉑金的發現可追溯至遙遠的古埃及時期,鉑金長期伴隨人類文明的發展,直至迎來輝煌時期,成為最受追捧的珍貴金屬之一。獨特的成分賦予鉑金諸多優點,它持久耐用,能抵禦日常磨損。鉑金與寶璣的精湛工藝相結合,成為品牌系列中卓越品質的象徵。

從不為人知到萬眾矚目

鉑金(platinum)此名稱源自西班牙語中的「plata」及其衍生詞「platina」,分別意為 「銀」和「小銀」。詞尾「-ina」或「-ita」通常帶有親切、熟悉的意味,意思是尺寸較小、價值較低的物品。在15至17世紀,抵達中美洲的征服者發現了這種白色金屬,然而這些來自伊比利亞半島的軍事探險家和科學研究者皆沉迷於尋找傳說中的黃金國(El Dorado),並未給予鉑金應有的重視。 事實上,早在西班牙入侵的數千年前,古埃及和前哥倫布時期的古代文明已發現鉑金的獨特優點:它易於加工且不易變形。礦工和採金工人從沉重的金塊中開採鉑金原料,然後由工匠運用純鉑金或將其與其他材質結合(通常是鐵合金),以製作各式珠寶、裝飾品以及石棺和器皿的鑲嵌裝飾。 直到1740年代,來自西維爾的天文學家安東尼奧.德.烏略亞(Antonio de Ulloa)、英國鐵匠查理斯.伍德(Charles Wood)和英國化學家威廉.布朗里格(William Brownrigg)等歐洲科學家才注意到鉑金的物理特性。鉑金終於從不為人知的材質,成為萬眾矚目的「金屬之王」。

 

寶璣 (Breguet) 卓越品質和精湛工藝風格的完美象徵。

精通物理的製錶大師

自早期跟隨製錶大師費迪南.貝爾圖(Ferdinand Berthoud)和讓-安托萬.勒皮恩(Jean-Antoine Lépine)於巴黎學習製錶技藝起,阿伯拉罕-路易.寶璣(Abraham-Louis Breguet)先生便對數學和物理表現出濃厚興趣,並在約瑟夫-弗朗索瓦.瑪麗神父(Joseph-François Marie)的悉心指導下進深學習,並受其笛卡爾精神所啟迪。寶璣先生以無盡的好奇心,在鐘錶堤岸的製錶工作坊中探索新方向、嘗試新方法、研發新技術,力求推動「時間科學」的發展。

1775年,出身於納沙泰爾的機械大師阿伯拉罕-路易.寶璣(Abraham-Louis Breguet)先生開始研究這種來自美洲大陸的「未知」金屬,其確切成分當時不為人知。在那時候,鉑金幾乎僅用於製作珠寶,而且採用機器加工的難度極大。鉑金的熔點高達約攝氏1,800度,很少有製造商配備可承受如此高溫的熔爐。

阿伯拉罕-路易.寶璣(Abraham-Louis Breguet)先生發現,這種古老而現代的材質具有得天獨厚的特性,尤為適合製作「Perpétuelle」自動上鍊懷錶的擺陀。此類時計的機芯通過配戴者的日常動作上鍊,而鉑金的密度和重量都大於金質,因此是製造擺陀的理想材質。寶璣先生仔細研究鉑金,設計出一種形似圓錘的擺陀,並邀請科學家驗證其計算結果。此外,他還聯絡平日合作的供應商去採購和鑄造鉑金。

Classique Tourbillon Extra-Plat 5377

探索
platine

革新行業的金屬

在巴黎凡登廣場的寶璣博物館保險庫中,小心保存著大量歷史檔案,其中一本古老的登記簿記載了品牌於1787年起製作新系列「Perpétuelle」自動上鍊錶的詳細情況。這些錶款雖然產量稀少,但對阿伯拉罕-路易.寶璣(Abraham-Louis Breguet)先生在法國宮廷的成功起到了關鍵作用,國王路易十六和瑪麗.安東妮(Marie-Antoinette)王后均成為其忠實顧客。根據檔案所記載的製錶師姓名我們可以得知,數枚鉑金擺陀由寶璣先生親自製作,該系列的其他時計則由他本人最青睞的製造商生產。

阿伯拉罕-路易.寶璣(Abraham-Louis Breguet)先生對新材質的探索不止於此,他決定將鉑金這種珍罕且比其他金屬更貴、更重的材質用於製作錶殼。然而,從寶璣的銷售記錄來看,鉑金時計的產量仍然相當有限:寶璣曾於1806年售出一枚鉑金時計,1807年售出一枚Subscription懷錶(單指針錶款),之後又售出六枚鉑金時計,其中三枚為Subscription懷錶。後來,隨著雙色錶款的流行,位於鐘錶堤岸的寶璣製錶工作坊推出了搭配金質錶殼和鉑金錶圈的時計。阿伯拉罕-路易.寶璣(Abraham-Louis Breguet)先生去世後,其子安東尼-路易(Antoine-Louis)接管品牌,繼續呈獻由不同金屬組合而成的鍊帶時計。

對阿伯拉罕-路易‧寶璣 (Abraham-Louis Breguet) 來說,這種材質具有驅動其萬年曆腕錶擺陀的理想品質。

阿伯拉罕-路易.寶璣(Abraham-Louis Breguet)先生將鉑金材質引入製錶行業,無疑是一項創舉。鉑金由此脫穎而出,成為行業焦點,但隨後又再次逐漸淡出。根據檔案記錄,寶璣在19世紀下半葉未再推出以鉑金製作的時計。此外,在1920年代,鋨金(一種灰色的金合金,現被視為白金的前身)曾風靡一時,間接促成了鉑金暫時沉寂。

 

Breguet 1-8-82

Up:

Mouvement de la montre perpétuelle à répétition Breguet n° 1/8/82, terminée en août 1782. Par ses oscillations, la masse en platine assure le remontage de la montre. L’un des plus anciens registres de la maison atteste que Breguet façonnait en personne de

比金更珍貴

大約在五十年前,由於化學領域的技術進步和經驗積累,鉑金得以在眾多行業確立重要地位。鉑金被歸類為「戰略物資」,即儲量有限的自然資源,僅存在於特定地區(全世界約70%的鉑金產自南非),開採難度大,成本高昂。大體而言,鉑金在經濟乃至地緣政治皆非常重要。

Breguet-2434

Up:

Montre à répétition Breguet n°°2434, avec boîte platine, vendue en 1810.

儘管鉑金的價值會隨著市場波動,但人們普遍認為鉑金比黃金更為珍貴。因此,鉑金從1990年代起重新出現在寶璣的時計系列中,尤其在初代Marine系列腕錶中大放異彩。在珠寶和製錶兩大領域,950鉑金(即純度達95%)成為極受歡迎的選擇。950鉑金擁有「盔甲」般光亮閃耀的表面,更加堅固耐磨,能夠經受時間與環境的考驗,因此被視為永恆的象徵,常用於製作結婚戒指。鉑金的卓越品質,與高級製錶的超凡美感及高級複雜功能的機械魅力息息相關。此外,與華麗的黃金和玫瑰金相比,鉑金的銀色更為含蓄內斂,因此越來越受到尊貴顧客的喜愛;鉑金也比精鋼更重,配戴於腕間時更顯奢華優雅。

寶璣擅長以不同形式在錶殼或擺陀上運用鉑金,使其與直接顯示時間等式、萬年曆、月相顯示、超薄陀飛輪或雙重陀飛輪等複雜機械裝置相得益彰,或專門製作慶祝週年或特別事件的紀念錶款。

Up:

鉑金週邊擺陀的雕刻和安裝。

綻放現代光芒

即使不是金屬專家,我們亦能輕鬆辨別鉑金和其他外觀相似的材質。只需仔細欣賞它那令人聯想到月球表面的灰白色光澤,或者用手輕輕觸摸,感受在手中的重量便能將其辨別。時計不僅是測量時間的工具,更與配戴者有著情感共鳴。鉑金能夠讓配戴者時刻感受到它的存在,既彰顯實在的珍貴價值,亦別具象徵意義。 

除了能夠賦予腕錶個性化魅力,鉑金亦擁有精緻質感,散發古典而現代的雙重魅力,因而完美體現寶璣汝山谷製錶工作坊的製錶師和工匠的技術與工藝。寶璣於2024年秋季呈獻的新款腕錶正是的例證。

鉑金呈純粹之美,盡現非凡造詣,華美映襯Classique 5177腕錶和7787腕錶黑色「大明火」琺瑯的深邃感,確保Marine Tourbillon Equation Marchante 5887腕錶的機械裝置穩定可靠,突顯Classique Double Tourbillon Quai de l'Horloge 5345腕錶錶盤的細膩裝飾,亦為Marine Tourbillon 5577腕錶的立體錶盤注入活力。

Breguet Marine